在“双碳”目标与环保法规趋严的背景下,大型铸钢厂正面临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。阳模技术作为铸造工艺的核心环节,其绿色化改造成为实现环保与效率双赢的关键突破口。
传统大型铸钢件-阳模生产依赖木材、金属等高耗能材料,且加工过程易产生粉尘、废屑污染。大型铸钢厂需通过材料替代与工艺优化减少环境负荷。例如,采用3D打印砂型技术替代木质阳模,不仅避免树木砍伐,还可通过水基粘结剂替代有机溶剂,降低挥发性有机物(VOCs)排放。同时,增材制造技术可精准控制材料用量,使砂型废料减少40%以上,显著降低固废处理成本。
环保技术并非效率的“枷锁”。数字化阳模技术通过仿真优化浇注系统,可缩短工艺调试周期30%,减少试错导致的材料浪费。例如,某铸钢厂引入AI辅助设计后,阳模结构强度提升15%,单件生产能耗降低12%。此外,模块化阳模设计支持快速换型,使小批量订单的生产效率接近规模化生产水平,帮助企业灵活承接绿色能源(如风电、氢能)领域的短周期订单。
实现环保与效率的深度融合,需从阳模全生命周期着手。大型铸钢厂可建立阳模回收体系,将废旧砂型再生为铸造用砂,或通过热裂解技术提取残余树脂再利用。同时,与供应商合作开发可降解粘结剂、再生铝合金等绿色材料,形成“设计-制造-回收”的闭环生态。
绿色铸造并非简单的技术替换,而是系统性的效率提升。大型铸钢厂唯有以阳模技术为支点,撬动全流程创新,方能在环保与效益的平衡中赢得未来。
187-3735-1269
扫一扫 关注我们
扫一扫 抖音关注